在线客服

电话客服

电话客服
400-835-0088

APP下载

APP下载

预约听课

预约听课

返回顶部

首页 > 热点资讯 > 理财 > 票据大案频发 低风险产品并非无风险
票据大案频发 低风险产品并非无风险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理臣教育 2016-08-14 1205
去年股灾之后,重大票据风险事件就频频发生。仅今年以来至少有七起,涉案金额超过百亿元,除了股份制银行外,还有农行、工行等国有大型银行牵涉其中。为此,银监会联合有关部门重拳出击,屡次下发文件,要求重点排查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高发的存款、信贷、票据、同业、理财和代销等业务领域。

事实上,票据以及相关业务领域的风险事件并不是去年以来才开始出现,而是一直存在,此前监管部门也经常出台相关文件,只是频率和力度都不及今年。今年银行扎堆出现类似风险事件,把该领域风险推置台前,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让市场和投资者开始认识到,所谓的“低风险”产品其实并不是“零风险”,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的银行也有可能出现问题,投资是谨慎的事,投资者必须有自己的观察和判断。

回过头来全面审视银行风险事件的每个环节和细节,可发现,市场演变成“暗雷重重”的风险区,根源在于相关市场主体——包括投资者和从业者在内的参与人员的不当心理,而既定规则下的漏洞则给不当心理提供了生长空间。

比如说,为什么是在股灾之后,这些风险事件就集中出现呢?仔细分析,这些案件中牵涉到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去年被挪用于股市,后来股灾发生,被挪用的资金血本无归,等到票据到期时亏下的窟窿已经无法弥补,“东窗事发”自然是唯一的结果。面对去年上半年那波疯狂的牛市时,投资者产生躁动心理是人之常情,但是很多挪用资金的做法,要么是认为这种行情下稳赚不亏,抱着“赚一把就出来”的心理;要么就是本来就无视规则红线的行为。

另一方面,从监管和市场本身的角度来看,股市从疯牛到暴跌的演变,也不是一个健康的表现。一个非健康的市场下培养出来的投资者自然就很难有健康的投资心态。

再从这些案件本身的情节来看,其中一个频繁出现的现象就是“监守自盗”。事实上,无论是票据、存款还是其他业务都存在着监管不利、不严或者是从业者本身的操守问题。实际情况似乎比很多人看到的表象更为严重,这并不是个别人的道德问题。据了解,在某些地区或者某些类型的金融机构中,非法票据业务猖狂,银行同相关中介机构密切联系,几乎形成了一条完善的地下产业链。一些小银行的正常业务几乎被某些个人和公司所垄断或控制。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在中国特有的市场背景下,银行作为国有机构天然具有国家信用,也就天然获得了投资者的信任。绝大多数人只要是在银行办理业务,就几乎不考虑风险问题。

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不禁让人细思极恐。在大型国有银行垄断下的金融市场上,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业务被无限制压缩,从业者在高压和贪婪心理下做出了违法违规行为,伤害了投资者利益,看起来就是个顺理成章的过程。投资者要如何跳出这种怪圈?

监管层的严厉打击固然能在某种程度上修复扭曲了的市场,但是严厉打击和监管收紧必然出现在风险和损失已经爆发之后,这是不可能修正的悖论。投资者必须认识到,投资是件严肃的事,风险小不代表零风险,无论是拥有国家信用的银行还是代表国家力量的监管部门,都只能在大方向上保证市场不断地趋近于一个健康的状态。具体到个人投资者,只能是自己对自己的财产负责,了解和遵守规则,学会观察和判断哪些行为处在红线外,同时保持理性。

温馨提示:理臣教育常年不定时开设会计专业多种级别考证班级网络教育&自考等热门课程。提升学历,快速晋升;赶紧拨打理臣电话 4008350088 报名吧!观看更多课程,获取更多资讯,欢迎登录理臣教育官方网站(www.lichenjy.com/),还有海量题库免费练习哦》》立即咨询
相关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初级会计导航
考试资讯
辅导课程
考试资料
考试题库